主业亏损、溢价收购、以小博大……
卖服装的、搞养殖的、卖玩具的、造纸的跨界搞光伏了……
做房地产的、做水泥的、做文化传媒的跨界做锂电材料了……
【资料图】
近年来,新能源赛道的确定性愈发明显,业绩增长可预见性显著。于是,不少上市公司瞄准新兴热门赛道,跨界切入相关产业,抢抓第二业绩增长点。它们或是收购,或是设公司,或是投项目,扎堆涌入光伏电站、光伏发电、光伏新材料以及锂矿、磷酸铁锂等新能源赛道的细分领域。
记者注意到,这些跨界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参差不齐,有的主营业务下滑明显,业绩亏损。有的病急投医,在无业务、无技术储备、无人才团队的“三无”状态下跨界投身风口行业以图自救。
而且,不少跨界项目还没开始就已结束,有的以小博大,一亿多现金就敢加杠杆投资百亿光伏,有的溢价6倍收购亏损标的……这让人不免怀疑:这些跨界企业真布局,还是玩噱头?是干实事,还是炒热点?
因为,当企业一窝蜂挤向热门赛道时,不管项目仅是意向,还是已落实投产,大多数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股价均会迎来一波明显的上涨,公司市值也就大幅上升。例如,文娱用品企业沐邦高科在宣布跨界进入光伏领域后,7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0%;*ST未来披露或将进入锂电行业后,收获逾十个涨停;兽药企业绿康生化7月底宣布要收购一家亏损的光伏企业后走出五连板涨停,至今股价最高涨幅已超100%。
由此,不少跨界企业被监管部门重点关注,要求回复是否利用披露跨界并购消息迎合热点炒作股价?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或利用信息披露配合二级市场炒作,待股价炒高后再找二级市场定增扩产兑现利润?此外,投资新能源领域相关项目动辄超十亿元,而有些公司账面资金少甚至是亏损状态,那么投资是否存在合理性和可行性?
企业跨界到底是业绩承压下的谋变之举,还是单纯为提振公司股价而进行的炒作?自从退市新规出台后,市场加速了优胜劣汰的步伐,其中财务类指标是重要一环,一些主营产品前景不乐观,市场竞争缺乏优势的上市公司欲摆脱发展瓶颈,淘汰落后产能,转型谋求新的发展机遇,这无可厚非。跨界转型的企业中,不乏跨界后成绩提升明显的企业,但也不乏中途折戟、最后一地鸡毛的案例。
“资本的过度追捧,很容易带来产能过剩。”专业分析指出,对于上市公司的跨界投资,不仅要看它们宣称的投资额和决心,更要看是否具备长期投资能力,是否已储备足够的技术实力和人才,公司现有的业务与管理架构能不能与行业发展需要实现业务和管理的协同。
谁是“实干兴邦”?谁是“忽悠式”“跟风式”跨界重组?大潮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图片:廖木兴
标签:
▲凯美瑞双擎混动担当比赛计时车,年轻化造型在赛道上尽展活力风采。数据显示,今年10月,凯美瑞单月销...
新快报讯记者陈镟报道11月26日,广汽丰田首款e-TNGA纯电中型SUVbZ4X全国范围内到店上市,综合补贴后零售...
摘要时代征程,点亮创新之光。由新华网和金沙酒业联合主办的2022《时代摘要》年度盛典将于11月28日在博...
新快报讯11月23日深夜,模塑科技、梦洁股份、ST华英三家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证监会...
未达20元“门槛”,错失12亿元派奖新快报讯记者陆妍思报道11月24日,福利彩票双色球游戏进行第22135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