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言,科学的使命,是要造福社会,而不是造福个人。
(相关资料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下,科技的力量已经不知不觉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还改变着各行各业,包括建筑业。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需要大量体力劳动者来完成作业任务。随着行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体力劳动者年龄断层现象凸显,带来的“用工荒”难题越发普遍,随之而来也会带来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难以保障的痛点。
这些瓶颈如何突破?正成为一道思考题,谁才是最佳的解题人?随着碧桂园建筑机器人的普及应用,便有了正解答案。
建筑业陷入“用工荒”,老龄化严重现象普遍
近年来,建筑行业招工越来越难,“用工荒”已成一个行业顽疾。
分析原因,不难发现,收入低,工作时间长,工作条件恶劣,招工压力越来越大,陷入了“用工荒”的困境中。
年轻人更愿意从事互联网、金融等高薪行业,对建筑行业却兴趣不大,使得建筑业老龄化愈发严重。
今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就给了佐证:2022年全国农民工有29562万人,平均年龄42.3岁,年龄偏大。
从事建筑业的比重为17.7%,比上年下降1.3%,这什么概念?折算起来,2022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减少了325万人,是近五年来减少数量最多的一年。
此外,建筑业的收入状况也不高,月均收入5358元,也只比上年增加217元。
目前,建筑业除了“用工荒”,老龄化严重外,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公共服务门户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有562起,死亡人数638人;2023年截至目前,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也有245起,死亡人数260人。
除此之外,建筑行业还存在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整体应用程度、科技含量偏低、技术创新滞后,生产效率普遍较低等问题。
为此,推动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建筑行业核心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部委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文件,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质。
如今,智能建造正在步入加速推广阶段,越来越多的建筑机器人频繁出现在建筑工地上,采用智能化的盖楼方式,缓解了“用工荒”,让作业更高效、更安全,未来,有望成为建筑业的主角,让“用工荒”,老龄化严重等痛点迎刃而解。
解决建筑业“痛点”,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智能建造道路上,博智林一直不懈探路,聚焦机器人应用,成为智能建造时代的探索者、引领者。
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在解决建筑行业痛点问题上,颇具前瞻性,做到有的放矢,简直是为行业量身定做的硬核手笔。
众所周知,我国建筑行业大而不优,多数企业的水平也只是搬砖头、扎钢筋、浇混凝土、装模板等等,生产效益低下。
最近亮相中国住博会的四款黑科技机器人在解决行业低效低质痛点,给出了清晰标准的解题思路:高效高质作业。
测量机器人,在2到3分钟即可完成单个房间实测作业,测量效率较人工提升2到3倍;智能划线机器人,能全自动高效划线,划线精度±3mm以内,约为传统4-6人划线班组的3.5倍;地砖铺贴机器人,十几秒便能完成了一块砖的铺贴,施工效率约为传统人工的6倍;地坪漆涂敷机器人,最大辊涂范围可延展至3.8米宽,凭实力减轻工人作业强度。
地砖铺贴机器人
可以看出,这些机器人的应用使得施工作业高效高质,可大幅减少建筑工人的数量,缓解甚至解决用工荒的行业痛点。
博智林建筑机器人能做的工作还远远不止如此,相反,它涉及面更广,功能强大到炸裂。
据了解,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研发聚焦三个核心要素: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以提升建筑施工综合效益。
安全方面,博智林建筑机器人可自主作业完成体力繁重或者有危险性的施工工序,从而增加工人作业的安全性。
比如博智林研发的外墙喷涂机器人通过自主路径规划,可以实现建筑外墙涂装的全自动、全方位喷涂,这杜绝了工人因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卷扬式外墙喷涂机器人,可实现外墙乳胶漆、多彩漆的自动化施工,哪怕意外停电、设备空中故障,也能及时安全下放至地面。
爬升式乳胶漆外墙喷涂机器人
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更无需赘言,举2个例子就能说明。
建筑清扫机器人,可长时间持续作业,直接节省清洁的人工成本,且清扫能实现无积尘,清洁效果比人工清扫更明显,整体工效为传统人工的3倍。
建筑清扫机器人
混凝土浇筑作为工地最脏最累的工序之一,为保证施工进度,工人连续作业12小时以上司空见惯,劳动强度有多大,不言而喻。
博智林混凝土施工机器人在降低劳动强度方面,非常有发言权。可以通过智能随动式布料机及地面整平、地面抹平、地库抹光机器人联动施工,整个混凝土施工人数可以从12人减少至8人,实现自动布料、自动振捣、自动找平、自动抹平等等工序,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地面整平机器人
有了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的助力,未来建筑行业人与机器人协调作业将成为常态,既能保证施工质量、高效完成施工作业,同时亦能保证作业安全、人身安全与健康,应对建筑工人老龄化上也很有参考意义。
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扛起智能建造大旗
毫无疑问,在智能建造这条路上,博智林走得坚定且稳健!它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智能建造的大旗,助力建筑行业转型升级。
据记者了解, 截至2023年5月,博智林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6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2100台次,建筑机器人正在全国各地开展施工应用。
以今年为例,博智林便参建了香港公屋项目、深圳保障性住房项目、马来西亚5000套住宅智慧建造项目、新加坡海外智能建造试点。
例如,在香港青衣青康路北的公屋地盘,博智林室内喷涂机器人仅用了15分钟就完成内墙及天花喷涂工序,质量稳定,颜色和光泽均匀,覆盖率达到90%;参建的深圳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在阀板基础浇筑环节,就用了3款智能建造机器人;在底板浇筑环节,地面整平机器人参与施工,水平度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主体结构建筑与装修交付全过程计划使用17款建筑机器人。
室内喷涂机器人
不仅在国内闻名遐迩,在海外市场更是备受青睐,频频放大招!
今年6月,碧桂园、博智林联合新加坡BHCC建设公司打造海外智能建造试点,目的很明确,为新加坡地区劳务贵、用工难等问题提供新思路。
这一次,动作不小,比如负责室内装修的多款建筑机器人及设备将以组合体系的形式参与项目建设。博智林还对新加坡施工人员实操培训后,开展多款建筑机器人的施工应用。
不难看出,博智林正在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探索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来看一组数据,就能看出博智林在智能建造这条路上走得多远。
截至今年5月,博智林已递交专利有效申请3000多项,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超1000项,导航、视觉、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正如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所言:“科技建造在安全、质量、环保、成本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对社会进步、行业进步和从业者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未来的发展中,博智林机器人有望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标签: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言,科学的使命,是要造福社会,而不是造福个人。在
新快报讯在岗顶的天桥上,周大爷顶着大太阳招揽学车生意,身边立着的牌
6月30日,财政部发布2023年1-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全长约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有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