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业 > 正文

去年广州市民平均通勤时耗36.5分钟,同比减少2.2分钟

  • 2023-07-02 07:59:51 来源:新快网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2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

6月29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城市交通年报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上发布《2022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披露,近三年,全市平均通勤时耗36.5分钟、同比减少2.2分钟。

《报告》显示,广州的港口货物及集装箱吞吐量保持正增长,白云机场承担了重要对外门户枢纽功能,广州在湾区中交通核心地位显著、南沙对外交通联系持续加强。交通系统支撑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绿色出行水平保持高位,新能源车发展迅速,交通模式不断向绿色化、个性化转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为完成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要找准交通存在的关键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更好地为城市强筋骨、通血脉,助力城市量级能级不断提升。

在《报告》的发布环节,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景国胜从枢纽服务、湾区协同、供需适配、运行监测四个方面,用数据解读了2022年广州交通发展情况。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近年来,居民高频出行的尺度由城市内部扩大至跨城范围,人们也更加青睐个性化的出行服务。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保持交通系统高质量稳定发展必须以高效可靠、便捷舒适、绿色低碳等为标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城市交通年报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解读

数据透视交通状况

●枢纽服务

国家门户枢纽功能显著

根据解读,2022年,广州枢纽服务能力保持全国前列、国家门户枢纽功能显著。

从航空、航运、铁路三个维度来看,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2610万人次,单一机场吞吐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全年承担国际航空旅客吞吐量78万人次,是国家重要对外门户枢纽。广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2486万标箱,位居全球第六。南沙港区是华南最大的集装箱单体港区。铁路旅客年发送量6667万人次,广州南站477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

●湾区协同

城际间日均出行量542万人次

《报告》显示,广州对湾区辐射效果显著、南沙对外交通联系持续加强。

其中,广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程度高,2022年大湾区城际间日均出行量542万人次,广佛肇占49%,其次为深莞惠(36%)、珠中江(15%)。广佛同城联系强,广佛两市间日均出行量171万人次,占湾区城际出行总量32%,约为深莞的2倍(84万人次)。

南沙与大湾区城市(含广州其他各区)日均出行总量同比增长8.6%,达到77.6万人次;南沙与周边城市32.7万人次/日,占广州与大湾区跨城出行总量的13%,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2021年占比9%),南沙作为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的地位正在得到加强。

●供求适配

45分钟以内通勤占比80%

根据解读,2022年广州轨道交通支撑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通勤时耗有所减少。

轨道网络与城市空间骨架形态基本契合,沿轨道交通轴线人口岗位密度明显更高,轨道站点800米范围内人口、就业密度分别为2万人/平方公里、1.3万个/平方公里,是非轨道覆盖建设用地区域的2.9倍和4.1倍,全市轨道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36.6%,中心城区54.7%。

近三年,更多市民选择区内就近上班,居家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方式增加,外围地区就业机会增长,全市平均通勤时耗36.5分钟、同比减少2.2分钟,45分钟以内通勤出行占比80%,维持在较高水平。

●运行监测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接近八成

《报告》显示,绿色出行保持高位,新能源汽车成为机动车增长主体,电动自行车迅猛增长。

中心城区绿色出行(含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比例77%,居全国超大城市前列。地铁通车里程621公里,日均客运量646万人次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6.3万辆,同比增长47.5%,成为机动车增长的主体,年度新增的机动车中75.3%为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4.5%,相比2019年增长50.3%,呈迅猛增长趋势。

展望

广州将四管齐下发展交通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广州市发展交通具体将做好四方面工作。

推进珠江口战略性过江通道建设

首先是加快推进珠江口战略性过江通道建设,深化大湾区协同发展。目前,大湾区跨城通勤人口初具规模,总量达到118万人,其中广州在大湾区的跨城通勤人口54万人,遍布佛山、东莞、深圳、惠州、中山、珠海等城市,占大湾区跨城总通勤人口的45%。但在跨城出行时耗上,仅佛山能纳入广州1小时交通圈,深圳、珠海、惠州等均在1.5小时交通圈外,跨珠江口通道不足是制约大湾区东西两岸高效流动的短板之一。《报告》建议加快莲花山过江通道、增莞番高速和轨道22号线东延等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强化湾区东西两岸直连。

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沙对外交通网络

其次是高标准规划建设南沙对外交通网络,支撑南沙从几何中心走向湾区中心。南沙年度人口规模增幅全市第一,对外日均出行量同比增长8.6%,与周边城市联系持续加强。南沙直通湾区的高效便捷交通体系正处于构建阶段,当前与中心城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核心区以及港澳的联系时长均超过1小时,往北部的“双快”交通建设有待加快,往珠江口东岸城市的道路拥堵(南沙大桥高峰饱和度达到0.90)、高铁班次少且时耗长,往珠江口西岸城市缺乏轨道直达。《报告》建议加快推进南沙站、广中珠澳高铁、南中珠城际等项目建设,研究港深西部铁路延伸至南沙站,协同港澳,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

引导各类交通方式有序发展

再者,做好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引导各类交通方式有序发展。近年来,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占机动化出行比例由2019年的61.1%降低至2022年的47.2%,电动自行车全方式出行占比由5%增长至11%。在此发展趋势下,公共交通面临可持续性发展难题,电动自行车引起的道路交通秩序和安全问题有待系统性研究解决。《报告》建议尽快做好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从解决广州这种超大城市的实际问题出发,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引导各类交通方式有序发展,在集约与舒适、高效与便捷间取得平衡,在不同出行距离、出行目的上各得其所。

强化占道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另外是强化占道施工的精细化管理,缓解交通拥堵难题。近三年中心城区因市政管线、轨道建设等占道施工引起的常发性拥堵点占比为20%-30%,已成为道路拥堵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022年月均施工量673宗,其中62%需挤压道路资源,对区域路网运行产生影响。《报告》建议加强对施工方案和交通疏导方案的论证工作,在车道“占一补一”原则基础上,从施工时序、围蔽方案、交通组织等方面确保地区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不降低。强化道路施工期间的精细化管理,优化大型施工进场时序,做好施工点的施工组织管理和疏解引导。

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通讯员 穗规资宣

标签:

推荐阅读

去年广州市民平均通勤时耗36.5分钟,同比减少2.2分钟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2022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6月29日

广州地铁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海傍)土建工程完成逾九成

海傍站主体结构施工顶管段右线顺利贯通新快报讯  昨日,随着“盾顶壹

7.85亿元!史上第二贵肖像画诞生:克林姆绝作《持扇的女子》 世界微头条

记者从苏富比官方公众号获悉,北京时间6月28日凌晨,古斯塔夫・克林姆

广美今年开始招收书法统考学生 明确以培养中小学书法教师为目标 当前滚动

这几天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不少书法艺考的学生正密切关注,今年多了

广深港高铁运能再扩充 广州东方向跨境列车增至9.5对

新快报讯 7月1日,随着全国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的调整实施,广深港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投资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